一、配額收緊,窗口期集中
2025年磷肥出口政策延續總量控制原則,強調“國內優先、適當出口、自律出口、以外補內”,確保國內保供穩價與糧食安全,出口配額較去年有所縮減,但窗口期集中于5-9月,法檢時間優化至半個月。企業需完成國家化肥商業儲備任務(淡儲、救災儲備)及最低生產計劃兩項硬性指標,通過權重計分體系分配出口額度。出口配額分兩批發放,首批集中在5-9月高峰期,第二批視國內供需動態調整。
二、國內市場供需格局變化
需求端:春耕結束后國內磷酸二銨市場進入傳統淡季,出口成為緩解產能過剩、維持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徑。
價格端:盡管國內需求疲軟,但磷礦石資源緊缺及硫磺價格高位,支撐湖北地區出廠價格維持在3800-3850元/噸附近。國內國際市場價差顯著,進一步強化企業出口動力,通過出口獲取高利潤以彌補國內市場成本壓力。
三、資源型企業優勢放大
具備磷礦資源配套的龍頭企業通過"國內低價保供+國際高價出口"模式平衡利潤,彌補國內業務虧損;而無資源稟賦的企業則需依賴配額分配優先級獲取出口機會。
四、未來挑戰與機遇
政策風險:若下半年出口配額實際發放量超預期,或將顯著提振市場信心,帶動磷酸二銨價格反彈;反之則可能加劇國內庫存積壓風險。?
國際市場價格波動?:當前國際磷肥供需偏緊,若國際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國內出口利潤空間有望維持,反之則可能倒逼企業降價去庫存。
綜上,磷肥出口政策通過調節供需節奏與利潤分配,短期內緩解了國內淡季市場的下行壓力,但中長期需關注產能優化與國際市場動態的聯動影響。(來源:金聯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