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敗沒有‘試錯成本’,伸手必被捉!一旦觸碰紅線,人生盡毀,更令企業、家庭蒙受不可挽回之痛。” 在6月26日上午召開的集團公司加強青年干部廉政建設警示教育大會上,集團公司總經理吳亞給與會干部上了一堂語重心長的廉政課。集團公司黨委書記汪華,副總經理陳彬、查文泉,財務總監李曉強,副總經理胡珂出席會議。集團公司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錢德華主持會議。
“青年干部是集團公司的生力軍,但腐敗沒有年齡界限,年輕絕非‘護身符’!”大會以身邊人、身邊事的違紀違法案例為鏡鑒,為集團公司45周歲以下中層以上青年干部敲響拒腐防變的長鳴警鐘。
與會人員共同觀看了集團公司內部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片中當事人曾與會場在座者并肩奮斗,一步步走上重要崗位,卻因理想信念動搖、紀律底線失守而墜入深淵。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例暴露出部分干部紀律意識淡薄、權力觀扭曲的深刻教訓——有人漠視制度心存僥幸,有人甘于“小圈子”被“圍獵”,更有人利用職權謀取私利。
面對誘惑與挑戰,青年干部如何行穩致遠?吳亞提出明確路徑:以案為鑒,筑牢思想堤壩。必須時刻保持清醒,在任何環境下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毀其節,堅決破除“小節無害”的僥幸心理。以廉為本,扣好“第一粒扣子”,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吳亞要求青年干部終身學習提升素養,嚴守紀律規矩這條“高壓線”與“保護線”,更需保持如履薄冰的警覺,尤其是身處項目審批、物資采購、資金管理等關鍵崗位,面對“人情往來”的誘惑,必須堅持原則、按制度辦事。
吳亞強調:“權力是責任而非謀利工具,面對誘惑要算清政治、經濟、家庭三本大賬!”
吳亞表示,集團公司初步形成了以績效考核為導向的經營目標,市場化效益考核長期不變;集團公司清晰明確了“聚焦主業,礦化一體;資源保障,技術驅動”的發展戰略;集團公司將在現有的薪酬制度基礎上,逐步建立完善全體員工利益分配體系,做到“開大門、關側門”。他要求青年干部專注業務、主動工作、追求成功,努力實現工作與生活的良性互促。
吳亞代表集團公司鄭重承諾:將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為敢擔當善作為的年輕干部搭建舞臺、撐腰鼓勁,同時對違紀違法“零容忍”,絕不容忍“躺平式”“腐敗型”干部。
這次大會為集團公司青年干部注入了一劑強效“清醒劑”,旨在強化青年干部廉潔自律意識,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引導青年干部扣好廉潔從業“第一粒扣子”,為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清廉動力。
集團公司運管部部長助理兼嘉事德管理咨詢公司總經理柯瑞說,作為負責集團公司招標采購工作的青年干部,這次警示教育大會讓我深受震撼。片中案例揭示的“圍獵”陷阱就發生在我們熟悉的業務場景中——供應商的“人情往來”、看似合規的“程序掩護”,實則是腐蝕防線的糖衣炮彈。吳亞總經理強調的“權力是責任而非謀利工具”直擊要害,招標審核權稍有不慎就會淪為利益交換工具。今后我將以案為戒,嚴格把好“程序合規”“陽光操作”兩道閘門,對任何試圖打探招評標保密原則性、干預招評標公平公正的行為堅決說“不”,把每一次招標都當作廉潔從業的“試金石”,真正讓制度成為帶電的“高壓線”。
參會的新橋礦業公司財務部副部長邵軍表示,警示教育片中資金管理崗位的案例讓他后背發涼。一筆筆違規支出的背后,都是理想信念的崩塌和財務紀律的潰堤。正如吳亞總經理所言,財務人員守的是企業的“錢袋子”,更是自己的“人生賬本”。那些為“小圈子”開綠燈、為私利篡改數據的行為,最終都付出了慘痛代價。作為青年財務干部,他將始終牢記“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性,在資金審批、收支核算中堅持原則和制度,用Excel表格里的每一個數字踐行忠誠干凈擔當,絕不讓職業生涯在“小數點后的貓膩”上栽跟頭。
與會的許多青年干部紛紛表示,將以此次會議為起點,嚴守底線、勤勉履職,為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集團公司各部門、各子公司主要負責人,二級子公司(銅陵本埠)45 周歲以下中層干部(部門、車間正副職)參會。
圖①:吳亞在會上作講話。圖②:與會人員觀看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陳 記)